端午节与春节、清明节、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。
据南朝梁人宗懔所撰《荆楚岁时记》记载,因仲夏登高,顺阳在上,五月是仲夏,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,故五月初五亦称为“端阳节”。
此外端午节还称“重五节、午日节、五月节、龙舟节、浴兰节、诗人节”等。

“粽子香,香厨房。艾叶香,香满堂。桃枝插在大门上,出门一望麦儿黄。这儿端阳,那儿端阳,处处都端阳。”这是一首描写过端午节的民谣。总体上说,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,而端午节吃粽子,古往今来,中国各地都一样。
关于赛龙舟的起源,有多种说法,有祭曹娥、祭屈原、祭水神,或龙神等祭祀活动。龙船竞渡前先要请龙、祭神,举办各种祭祀、纪念之仪式,以祈求风调雨顺、五谷丰登,袪邪攘灾、平安吉祥。
端午节,佩戴装有药草的香囊。有助于驱蚊祛瘟,有祈顺遂平安,吉祥安康之意。
除了上面比较常见的风俗外,端午节还有躲端午、佩长命缕、避五毒、采药、饮蒲酒、端午雨、跳钟馗、斗草、打马球、游天坛等等一些其他的习俗。

端午节饮食
端午节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,而且还流传到朝鲜、日本及东南亚等地。由于各地饮食习惯不同,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。从口味上分为咸粽和甜粽两大类。北方有包小枣的北京枣粽;南方则有绿豆、五花肉、蛋黄等多种馅料。
除了吃粽子外,端午节还有吃“五红”“五黄”的习俗,分别是“烤鸭、苋菜、红油鸭蛋、龙虾、雄黄酒”,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,整个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。一些地区还有端午吃黄鳝、吃茶蛋、吃大蒜蛋、吃打糕、吃煎堆的习俗。